婚嫁

古今婚嫁风俗变革,婚礼不许奏乐原因令人信

发布时间:2024/1/14 8:49:12   
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baidianfeng.39.net/a_zjwd/190603/7189474.html
中国人说人生有这么几件喜事,他们分别是久旱逢甘霖,也就是这个地方长期干旱,却突然遇到下雨。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所以农田和耕种的时令,在中国人的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二件事是他乡遇故知,第三件是洞房花烛夜,第四件则是金榜题名时。这几件事里,随着时代的发展,像久旱甘霖,他乡故知之类的,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但婚姻可是至今仍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件大事。由于现代社会,中国的许多习俗,其实是向西方学习得来的。比如说在婚礼的时候,中国普遍奉行的是西式的婚礼,也就是西装啊,婚纱呀,交换戒指呀,婚姻誓词呀之类的。这样的婚礼当然也热闹喜庆,令人心生向往。但是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结婚的时候,除了西式婚礼之外,还要再举行一次中式的婚礼。因为中式婚礼的热闹喜庆是非常中国化的,对于国人来说,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不过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中式的婚礼应该就是红红火火。新郎和新娘都穿着大红色的西服,新娘盖着盖头,两人手持同心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喝了交杯酒,点上龙凤喜烛,才算是成亲了。那么在中国历史上的婚礼都是这个样子的吗?中式婚礼的制度一直如此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男女穿红色婚服盖红盖头的习俗,是到明朝的时候才正式确定下来的,在这之前,中国的婚礼有一个非常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先秦时期,中国人认为婚礼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按照先秦时期的礼制,也就是所谓的六礼,婚礼是非常繁琐并且非常神圣的,并不热闹,甚至有些哀伤。如果按照孔子的说法,那么嫁出女儿的家庭,在女儿出嫁之后的三天,是不能够熄灭烛火的。因为在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女儿出嫁之后,尤其是如果嫁得比较远的话,那么可能一生都难以再回到家庭与父母相见了。因此父母要三天点燃烛火,为的是表达对女儿的思念之情。而娶妻的家庭要三天禁止奏乐。要知道先秦的时候,音乐与礼法是直接相通的,三天不奏乐,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是违背礼法的。在这里孔子认为娶妻的家庭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出嫁的女儿对抚养自己长大的父母的思念之情。不过到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出嫁的女儿和自己的娘家之间的联系也紧密了许多。先秦时期繁琐复杂的礼法,在后世被不断的削弱。婚嫁制度自然也有所变革,尤其是宋朝时期开始大量的融入俗礼,在古代礼节之中。原本的不允许坐月也变成了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新婚。中国婚嫁制度的变革,其实也包含着在中国的历史上,民众的力量逐渐消解严苛的礼法的过程。人们不再遵循那些刻板而严肃的制度,而将民众自己心目中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寄望,放到这些自己添加的吹打热闹的礼节之中。中式的婚礼,经过漫长的改变与沿革,逐渐变成了现代人所熟悉的样子。不过传统的六礼也始终融入在婚假制度之中,只不过随着俗礼的加入,原本的六里变成了一个框架,承载的是民众加入到其中的各种琐碎而热闹的凡俗礼节。这大概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吧。不知道各位看官对中国的婚嫁制度有什么看法,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与小编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6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