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

中国传统的婚姻都有哪些程序

发布时间:2024/1/18 9:35:43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61223/5153160.html
结婚生子是人生一大幸事。现在是提倡自由恋爱的季节,但“父母之命,媒硕之言”在今天仍然是老辈人信奉的嫁娶之道。老辈人在为小辈张罗婚事时,一般都先打听对方的情况,或找亲朋好友替自己的子女找寻合适的对象,然后就托人上门提亲。等双方小辈接触一段时间后,就会先订婚。双方的老辈也会坐下来商量婚期和聘礼,尔后男方准备聘礼,一对新人挑个好日子到民*部门领取结婚证。到了婚礼的当天,大宴宾朋,新娘新郎入洞房。完成人生的必经之路。但在古时候,婚嫁是非常隆重和神圣的一件事,程序也非常的繁琐。今天的婚姻只要到民*部门登记,就是合法的夫妻了,也就是登记制。而在古代主要是仪式制,就是“三书六礼”。“三书”,指结婚过程中所用的文书,是古代保障婚姻的有效记录。分别是:聘书,即结亲文书。在纳吉时,男方家交给女方家的文书。礼书,即过礼文书。在纳征时,列明过大礼的物品和数量。迎书,即迎娶新娘的文书。是迎娶新娘进门时,男方给女方的文书。“六礼”是结婚过程的六个礼法。《仪礼》说:“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代婚姻第一礼:纳采《仪礼·士婚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男方想与女方结亲,就找媒人到女方提亲,若女方同意,再请媒人正式向女方纳“采择之礼”。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在汉代前,纳采礼一般用大雁。从汉代开始,纳采礼虽然还是以雁为主,但以身份的不同而异,文武百官采礼有30种之多,且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有寓祝颂之意的,如羊、鹿等;有象征夫妻好合之意的,如胶、漆等;有激励劝勉夫妇的,如蒲苇,卷柏等。隋唐规定聘礼的定制为“雁一只,羔羊一只,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清代主婚人受书,告庙醴宾。而平民百姓纳采礼以“四”为上限。古代婚姻第二礼:问名《礼仪·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男方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通过占卜、算命的方法来测试双方是否合适,如果八字不合,是绝对不会结亲的。古代非常重视这种手段。“问名”也称“过小贴”或“合八字”。“问名”慢慢延展到男方问女方生母的姓氏,以分辨嫡庶。后来更是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及容貌,健康等方方面面,“问名”一般也用雁为礼物。其实“问名”最早是将未婚男女的出生年月及姓名登记成册的制度。后来被术士故弄玄虚的披上神秘的外衣,因而引出许多悲凄的爱情故事。如梁祝的化蝶伺守,不正是封建婚姻下的悲剧吗?古代婚姻第三礼:纳吉《仪礼·士昏礼》:“纳吉用雁,如纳采礼”。男方占卜、卦算后会把测试的吉兆和男方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带给女方。以雁为礼,送达聘书,后来多以金银首饰等替代。“纳吉”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订婚,纳吉也称为“过大贴”,“换鸾书”或“和八字”。古代婚姻第四礼:纳征《仪礼·士昏礼》:“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征”,成也,意男方派媒人将聘礼和礼书送往女方家,标志着婚约正式缔结。从法律意义上讲,“纳征”的完成是古代婚姻成立的重要标志之一。“纳征”也成“纳币”。男方聘礼的丰富多少程度既表达了对女方的好意和尊重,也是彰显男方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女方会以聘礼中的食品回赠男方或赠送男方衣帽等,称为“回礼”。聘礼和回礼一般都取双数而忌单数。“纳征又”称“过大礼”或“过大聘”。“纳征”说白了就是今天的“彩礼”。虽然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移风移俗,但很多地方的彩礼门槛之高,也造成了多少家庭由衷感叹娶不起。最典型的莫过于彩礼由过去的“四大件”向“一动两不动”发展,而且礼金也不再是什么万里挑一,而是论斤称。由此也引发了多少的悲欢离合,孽生了多少的罪恶呀?古代婚姻第五礼:请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男方用占卜、卦算的方法确定了娶亲吉日后,用大红纸写上亲迎日期,备上礼品,派媒人到女方家征求女方的意见,女方同意后,则男方开始准备亲迎的事项。“请期”又称“告期”,或“提日”,“送日头”等。为图吉利,请期一般会选在双月双日。古代婚姻第六礼:新迎古代三大喜之一的“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亲迎”,又叫“迎亲”。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接新娘。这是婚成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繁琐复杂的一步,包括花轿迎亲、拜堂、宴宾、闹洞房、合卺、结发及洞房等步骤。在古时候,“六礼备,谓之聘,六礼不备,谓之奔。”意思是经过“三书六礼”的就是明媒正娶,没有就不是合法夫妻,也相当于今天没有经过婚姻登记一样。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文明结婚,“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换郎行。”不再像古时候,更多的受“父母之约,媒妁之言”的禁锢,一些封建习俗也被逐一剔除,但仍没有脱离六礼的范围。也成为汉族特有的一种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文化。最后,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97.html
------分隔线----------------------------